六大错时祭扫民俗节日宣传材料

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,人们崇尚祭祖敬先慎终追远。选个吉利的日子,祭祀先人和逝去的亲人,以表达孝心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,也是后人不忘故人、敦亲睦族及行孝道德的具体表现。
传统习俗中有许多下葬、祭祀的好日子,包含上元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元节等等。只是跟着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日益发生变化。人们逐渐淡忘了其它传统祭扫好日子,会集在清明、冬至举家涌向公墓,带来城市交通拥堵、墓园人流爆棚,服务难以保证,安全隐患层出。
为此,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墓园倡议祭扫活动回归传统,传承文明,在下列传统祭扫好日子,展开各种有意义的公益主题活动,凡经各墓园预定登记成功,挑选在六大节日期间为故人落葬的客户,均可得到相应的优惠及免费参加公祭活动的机会。
期望市民既能够挑选合适的传统时节,也能够挑选生日忌日等富有特性的时节祭拜故人,还追思思念一个吉祥、庄严、闲适的环境。

一、节日称号、日期和优惠办法

1、 上元节——阴历正月十五(2月14日)
上元节各墓园联动周——阴历正月十一至二十(2月10日—19日)
涵义:团圆

2、 清明节——公历4月5日
清明节各墓园联动周——公历3月22日至3月31日
涵义:思亲
3、 端午节——阴历五月初五(6月2日)
端午节各墓园联动周——阴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十(5月29日-6月7日)
涵义:传承

4、 中元节——阴历七月十五(8月10日)
中元节各墓园联动周——阴历七月十一至七月二十(8月6日-8月15日)
涵义:思念

5、 祈圆节——阴历十月初十(11月2日)
祈圆节各墓园联动周——阴历十月初五至十月十四(10月28日-11月6日)
涵义:祈福
6、 冬至节——公历12月22日
冬至各墓园联动周——公历12月10日-12月20日
涵义:追忆

二、习俗典故
上元节
上元,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。上元节(即元宵节)是传统新年的最终一天,也是除旧迎新,预祝熟年的高潮。在上元节的文明里边,不光有张灯观灯的火热气氛,还有一种积极向上、联合凝集人心的力气元素。在这一天里,家人一起吃汤圆,一起出行,怀念亲人,祈盼来年祛病延年,家人安全。
先民选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春祭,由于这是全年的第一个望日,一般也是立春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乃春气新来、阳盛之时的会集体现。汉末道教的重要派系五斗米道信奉的神为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。天官赐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,并以三德配三官,其中上元天官是正月十五日出世,这样,阴历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。宋吴自牧在《梦梁录》中说:“正月十五日元夕节,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。”西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,由于正月又称元月,这一天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故名。将正月十五看作是一个祭祀天帝、请求福佑的好日子,也是从汉朝开端的,按习俗民间供奉祭品,祈福保佑。
上元节的首要习俗活动
上元节这一天最首要的习俗活动是通宵张灯,招供欣赏为乐,所以也称为“灯节”。
听说,上元张灯之俗始于东汉明帝永平(公元58—75年)年间,当时释教传入东土,为留念佛祖释迦牟尼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示现神变、降伏神魔,信众要举办燃灯法会。汉明帝为提倡释教,敕令正月十五日在宫廷、寺院“燃灯表佛”,并亲自到寺院张灯,以示礼佛,还下令士族庶民家家挂灯。尔后相沿成俗,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,成为民间盛大节日。
自从“上元燃灯”构成今后,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观灯为一大盛事。唐代将元宵及其前后各一日,正式成为国定假日,各官署都中止工作。宋太祖于乾德五年(967年)下诏将上元放灯增至五夜。南宋淳祐三年(1243年),又增至六夜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下诏:“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,赐节假十日。”即放灯增为十夜,为我国前史上最长灯节。
上元节之夜,除张灯外,还有猜灯谜、走百病、放爆竹、吃元宵、祭蚕神、迎紫姑等节日活动,以及击太平鼓、秧歌、高跷、舞龙、滚狮等习俗。传承至今仍盛行不衰。比较有代表性的岁时习俗有:
上灯落灯 亦称“试灯收灯”,是元宵节前后的张灯活动,明王嗣爽诗:“立春之日上灯夕”,自注云:“正月十三夕,俗称上灯夜。”此俗明代已盛行。清代在江南一带,一般十三日上灯,十八日落灯。节日期间,民间有吃圆子和面条的习俗。
走三桥 又称“走安全路”、“走百病”,是一种消除灾祸请求健康的活动。元宵节夜,男女相率出游,过桥度厄,称走过三座桥,能够免去百病。周用的《走百病》诗云:“国都灯市由来盛,我们小家同季节。诸姨新妇及小姑,相约梳妆走百病。俗言此夜鬼穴空,百病尽归尘土中,否则本年且多病,臂枯眼暗兼头风。踏穿街头双绣履,胜饮医方二钟水。谁家老妇不出门,折足踉跄曲房里。本年走健如上一年,更乞下一年天有缘……。”
摇竹娘 盛行于福建、浙江等地。是一种期望孩子快长快大的祝福仪式。元宵节夜深时,当地竹农让小孩独自去竹林,选一株上一年长高的强健青竹,双脚并立,在双手高举过头的当地,扶着青竹摇摆,一边摇一边念:“摇竹娘,摇竹娘,你也长,我也长,旧年是你长,本年让我长,下一年你我相同长。”俗信竹神能协助孩子长得壮实巨大。
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过元宵节,但活动內容因族因地而各异。如布依族过元宵节,有的当地上山给祖坟亮灯,称“给先人拜年”。布依族人称元宵节前为玩年期,元宵节后为劳作期。节后来日开端下地劳作、出行营生。

清明节
清明节,亦称“栽树节”、“郊游节”。汉族传统节日。时刻在阴历三月间(公历4月5日前后),此刻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而得名。
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2500多年的前史。清明节前两日(也有前一日)原为寒食节,有禁用焰火,只吃先期做好的熟食(冷食),带着冷食到郊外拜扫先人坟墓之俗。由于两节相距很近,后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融合为同一个节日。古代帝王将相在清明行“墓祭”之礼,后被民间仿效,于此日祭祖上坟,历代沿用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。
清明前后,民间有邀集至亲祭祀先人的习俗,谓之“做清明”或“吃清明”。其时刻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半个月内任择一天(俗称前七后八),新丧未逾年者必在第二年清明节正日进行。是日,店主设便宴,遍邀至亲聚会,上坟祭祀,并挂纸钱于坟上,谓之“挂墓”。为坟墓除草、培土,谓之“上坟”。上坟时要焚烧纸箔,盛于麦草做成的坛里边。坛形如瓮圆,又方六角,大小不一。回去时会折柳枝、桃花。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:开元二十年(公元732年),“五月癸卯寒食上墓,宜编入五礼,永为恒式。”宋代,朝廷规则:“寒食”至“清明”三天,各地均须祭扫坟墓,以表明对死者的吊唁。是日“官员士庶,俱出郭省坟,以尽思时之敬”。
清明正交暮春三月,人们把上坟和郊游结合起来,到野外作春日之游,然后围坐饮寡,抵暮而归,构成了广泛全国南北的郊游之俗,故又称“郊游节”。唐代最为盛行。郊游时,还进行射柳、拔河、蹴鞠、扑蝶、采百草、放风筝、斗鸡、荡秋千等娱乐活动。元代此俗亦盛。明清以来,民间尚有“吃清明团”、“送百虫”、“水嬉”等习俗。
现在,清明节有祭祖、上坟、栽树、郊游、祭扫烈士墓以及吃青团子等习俗。2006年5月20日,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。2008年起,清明节又被列入国定假日。

清明节的首要习俗活动
插柳 由于逢寒食禁火,到清明重新用榆柳取火,故人们在门口插柳,本为取火用。今后演变为在这天栽树,或在门口檐上插柳,以柳枝青焦验晴雨,古谚有“柳条青,雨蒙蒙;柳条干,晴了天”的说法;或于头上戴柳圈或插柳于鬂,有驱毒、明眼、祈年、祛鬼之义。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:“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,名曰‘明眼’。”
荡秋千 秋千,意即揪着皮绳而搬迁。它的前史很陈旧,最早叫千秋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。荡秋千不只能够增进健康,并且能够培育勇敢精力,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欢。
放风筝 每当清明时节,人们不只白天放,夜间也放。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,像闪烁的明星,被称为“神灯”。曩昔,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听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听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食清明馃(guǒ) 汉族民间节物。盛行于浙江部分地区。清明日,孩提妇女,提篮携筐,纷繁出郊,收集野荠、青蓬等,回家浸泡在水中,再捞起挤去其汁,然后切碎和入粉中,揉成面团,以作青馃,故称。有做成畚斗状,谓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