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出殡带回来的牌位供上座台,从逝世日起的四十九天内,主家每天迟早在座台前焚香点烛拜祭,称为“早课”“夜课”。其间七天为一忌日,忌日设祭,名为“做七”。从“一七”到“七七”,由死者至亲和丧家备酒菜分管主祭。其间“五七”多由死者大女儿主祭,最为盛大。要请和尚道士诵经念佛,做水陆道场,“串渡桥”“化红船”,超度亡魂。
解放后,提倡节省办凶事,对立迷信活动。遗体火化后,一般将骨灰盒暂放家中,待清明或冬至节掘土掩埋。乡村都选高爽地块无序安葬,镇上居民去公墓安葬。
从死者逝世算起,每七天到墓地一祭,叫做“烧七”,烧到“七七”或“十七”停止,其间“五七”最被注重。至死者逝世后的第一百天,要举办一次大墓祭,叫做“烧百日”,上“百日坟”在青岛的风俗是上第九九天,即在死者逝世第99地利上坟。此后三年,每当死者的“忌日”,都要进行墓祭,叫做“烧周年”。还有“五七、三周年儿女要周全”之说,意思是说人逝世后35天要上坟,即“五七”坟,这时候子女要全,最好都去上坟。俗称呼:“五七三周年,不烧不周全”。死者逝世三周年,大众有上大坟的说法,就是一方面儿女孙辈最好都参与,人越齐越好,另一方面摆酒席祭拜回想死去的亲人。
胶州一带,还有上九周年坟之说。意思是在九周年之内要严厉依照三日、头七、三七、五七、百日、周年、清明节、阴历十月一日、年三十等日子为死者上坟。青岛大众称阴历“十一”为“鬼节”。“鬼节”和清明节上坟,一般是安排在节日的前七天或后七天进行。在这里要阐明的是,祭拜的日期为何要以七为一循环,据许多学者及白叟讲,实践上人与树木相同,是有“年轮”的,人一般七年为一个“年轮”,许多白叟都将自己的身体与七年前做比较,有哪些改变等。